原標題:山東鄒城:建設非遺展示基地彰顯文化生態(tài)新貌
進入暑期,山東省鄒城市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齊魯(鄒城)展示基地(簡稱“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迎來絡繹不絕的參觀人群。
2021年4月,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同意在鄒城設立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同年12月,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正式落戶鄒城,是山東省唯一的縣級國家非遺展示基地。今年6月26日,“風近鄒魯.禮樂中華”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精品展館正式開館,分為“天時同風”“地利合樂”“人和情美”“匠心手造”4個篇章。展館依次提煉出“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規(guī)矩,成方圓”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華所在,引發(fā)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打造品牌,保護生態(tài)
7月22日,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內,鄒城市民吳曉飛正帶著自己的兩個孩子參觀展覽。“我們當地的孩子,從小就知道家鄉(xiāng)文化底蘊深厚?!眳菚燥w說,非遺是傳承地方文化最生動的載體,通過系列非遺展覽展演,能讓鄒城市民更加了解家鄉(xiāng),也讓市民出游多了一個景點。
對文化生態(tài)的保護是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fā)展的必由之舉,而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的建設,就是鄒城市推動文化生態(tài)整體保護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鄒城市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主任,相關市級領導為副主任,市直相關部門單位為成員的建設委員會,推動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建設。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指導組建專家委員會,指導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開展“四研四展”活動。
鄒城市利用孟苑孟子大殿西展廳打造總面積5000平方米的展示陣地,作為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辦公區(qū)和展覽區(qū)。其中,辦公、科研、展示、會議、資料空間1200平方米。同時,鄒城市將“風近鄒魯.禮樂中華”作為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品牌,有機融入母教文化、鄒魯文化、禮樂文化、伏羲文化等鄒城地方特色文化內容,全力打造國家級文化品牌。
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勝表示,近兩年,當地依托專業(yè)力量,策劃鄒魯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進京展示活動,啟動鄒魯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專題研究項目,在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遺精品展覽周活動期間,舉辦鄒城非遺展覽展示及學術研討等系列活動。鄒城市還踐行“研字當頭、以研帶展、以展促研”工作模式,以“四研四展”為工作特色,每年列支專項研究展示經費,在特定時間節(jié)點、特定文化空間舉辦文化交流展示活動,實現鄒城非遺立體化保護傳承。
聚焦特色,明確定位
2020年9月,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舉辦。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推薦,“鄒魯禮樂”作為唯一受邀的市級非遺項目,精彩亮相博覽會,成為此次展會期間的網紅打卡項目,實現了鄒城項目參展國家級非遺展會零的突破。
2021年5月,為貫徹落實中央及北京關于推進北京中軸線文化保護利用工作的指示精神,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推薦,“鄒魯禮樂”“嶧陽孤桐古琴”等非遺項目在北京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開展非遺展演活動,得到與會專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為進一步確定“風近鄒魯.禮樂中華”基地品牌定位,2021年5月,鄒城市在北京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舉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齊魯(鄒城)展示基地”規(guī)劃與品牌定位學術研討會,奠定鄒魯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建設爭創(chuàng)國家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基礎,確定了將“風近鄒魯.禮樂中華”定位為基地文化品牌。
此外,鄒城市還跨區(qū)域承辦“河和之契”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遺交流弘揚傳播品牌系列活動,持續(xù)擴大文化影響力。2021年12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泰安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河和之契:2021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展示周”在山東泰安開幕。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作為承辦單位和支持單位,以“風近鄒魯.禮樂中華”主題展,亮相“流動的文化——山東省大運河沿線省級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特裝展區(qū)。
廣泛參與,各方共建
近年來,鄒城市立足傳統(tǒng)文化資源優(yōu)勢,堅定文化自信,擔當文化使命,在守正創(chuàng)新中打開了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新局面。當地投資近7億元,建設總面積8.7萬平方米的孟子研究院;投資20億元建設保利工業(yè)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實施鐵合金廠工業(yè)遺存保護性開發(fā);連續(xù)16年舉辦母親文化節(jié),持續(xù)舉辦世界儒學大會青年博士論壇、國際中學生儒學辯論大會、鄒魯文化城市座談會、“中華家道”研討會等活動,組織“平派鼓吹樂”“鄒魯禮樂”等非遺項目開展對外文化交流20余次。
鄒城市副市長布方鋒介紹,未來,鄒城市將積極推薦當地優(yōu)秀青年文化人才赴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等上級單位學習鍛煉,舉辦鄒城非遺保護管理隊伍研修培訓班,有效提升其業(yè)務水平,培育壯大研究者、傳承者和傳播者隊伍,著力構建“人才流動起來、思想活躍起來、非遺蓬勃起來”的工作格局。同時,鄒城市計劃深入挖掘非遺項目特色亮點,包裝形成拳頭產品,打造對外展示傳播品牌,全面帶動非遺傳播內生動力。擬在北京舉辦“風近鄒魯.禮樂中華”——鄒魯文化生態(tài)保護區(qū)精品展系列活動,打造“風近鄒魯.禮樂中華”品牌。
陣地建設,是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的重要特色。鄒城市提出,今后要廣泛吸納高校、科研機構作為駐基地代表單位,建立非遺實習實踐基地,聯(lián)合培養(yǎng)非遺展覽展示研究人才,積極承接國內大型學術交流活動。結合文旅資源和節(jié)會活動,探索設立分基地,拓展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展覽展示陣地。鄒城市還計劃充分發(fā)揮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作用,市政府每年列支開放補助資金,保障國家非遺鄒城展示基地精品展館定期面向社會免費開放。
延伸閱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齊魯(鄒城)展示基地展館開館》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lián)系刪除!
1月9日上午,武漢理工大學宜昌產學研合作創(chuàng)新中心科技成果展廳開館儀式,在點軍區(qū)百聯(lián)慧谷創(chuàng)意科技園舉行。
虛擬展廳的出現帶來了創(chuàng)新型的學習方式,不僅僅是通過網絡可以隨時隨地瀏覽,也可以教學使用,近日,8月24日,長沙市芙蓉區(qū)馬坡嶺街道錦林社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lián)合同行者社工開展了“長沙記憶——走進馬王堆”傳統(tǒng)文化宣傳活動,邀請了省博物館講解員講解馬王堆漢墓的文化知識,通過云展廳,創(chuàng)新的向轄區(qū)內30多名青少年傳播馬王堆漢墓的文化知識。
在中國六到十世紀的歷史長河中,晉陽古城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成為了歷史上眾多政權爭奪的焦點。作為一座承載了無數歷史滄桑和輝煌文明的城市,晉陽古城見證了無數英雄豪杰的崛起與隕落,也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如今,在太原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晉陽古城考古博物館猶如一座穿越時空的橋梁,將我們帶回到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讓我們得以近距離地感受晉陽古城的獨特魅力。
日前,安為科技首個產學研基地“智慧消防體驗展廳”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正式落地,這標志著雙方在安全數字化、智慧消防等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并進一步推進“產教研”相結合,促進高科技企業(yè)與高等院校協(xié)同創(chuàng)新與合作,促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與行業(yè)需求標準更緊密對接,共同推動安全數字化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5月24日,記者從貴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中國交通行業(yè)首個數字交通展廳——交通強國·貴州省數字交通創(chuàng)新示范基地,將在數博會5月26日至5月29日期間面向公眾開放,市民可根據數博會組委會安排有序參觀。
全民國防教育既是國家對公民的素質教育,也是國家對公民如何變得更強的基本教育,是一種基本的教育。國防教育展廳的建設可以為進一步增強群眾、機關干部、學生等國防觀念和民防意識,激發(fā)熱愛國防、參與民防建設的自覺性,不斷提高綜合防范能力。日前,臚臏社區(qū)來到滿洲里市人武部開展慰問活動,并組織退伍軍人參觀國防教育展廳,從中汲取紅色力量,永葆軍人本色。
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是點亮新征程的重要基點,家風是黨風、民風、社風的發(fā)端,家是心靈的歸宿,是領導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落腳點。5月15日,涼山首個“家風教育”展廳的揭牌,并通過參觀“家風教育”展廳、觀看家風教育影片、分享家風故事等形式,進一步深入開展以案“三促”專項工作,弘揚優(yōu)良家風,筑牢幸福防線。
7月14日,國家海洋博物館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形勢下,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有序恢復開放。
6月5日,坐落在上海科學會堂內的科學家精神展示廳正式開館。展廳內展示了42位科學家的典型事跡和科研經歷與成果,錢學森心系祖國的愛國精神、王應睞淡泊名利的無私奉獻精神、謝希德言傳身教的育人精神……科學家們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讓參觀者感受深刻。